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古典社會學理論
Classical Sociological Theory 
開課學期
105-1 
授課對象
社會科學院  社會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黃克先 
課號
Soc7041 
課程識別碼
325 M421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必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二2,3,4(9:10~12:10) 
上課地點
社114 
備註
與下學期「當代社會學理論」為二擇一必修。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且 限碩士班以上
總人數上限:15人
外系人數限制:5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51Soc7041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如果社會學是一個擁有共通或相似語言、思考模式及願景的想像共同體,遙望故人斟酌其所思所想、打造集體記憶、從過去看見未來,似是不可少的,至少是值得努力的。一向自詡有反思能力的社會學修習者,免不了得在這樣的儀式過程裡重新省思什麼是「我們」、「傳統」、與大環境或其他社群的關係及界線(什麼是社會學、什麼算古典、什麼才叫理論),以及你我推崇的價值與價值的實現。這門課除了希望實現上述這類社群層次的目標外,也希望幫助每位同學增進個人閱讀經典、理論思考及提煉問題意識的能力,以在未來完成更棒的獨立研究成果。

不論從什麼方式重新省思,Karl Marx, Emile Durkheim, Max Weber, and G. Simmel 這四大家對我們學習成長的價值難被忽視/略,因此我們仍將從他們開始,但我希望以更關係性的角度來閱讀他們的著作,包括他們與時代、他們與彼此、他們與其他學科思潮,以及他們與後來社會學發展的關係(唯,我們不獨立閱讀討論齊美爾,而是融入美國社會學相關議題時一同閱讀,以突顯他對後者的影響)。因此,課程設計上,有時會以A大家為主,邀B大家當與談人的方式進行;上課中也會經常請大家假想另一位理論家在場會提出什麼對應的觀點。需特別說明的是,本課程並不想也不可能窮盡每位理論家的著述,選出的文本也不見得是最為人所知或被主流學界認為最重要的著作。我挑選的標準,是根據著作是否可能映照出現今社會學界的成見或盲點、是否仍對當前社會科學研究有啟發,或是否與當前思潮相關(可從我在每週提供的keywords去思考)。不過,在授課過程中,我仍會嘗試描繪出理論家的大圖象,如其終身關懷、生涯演進及思想特色。

四大家雖然關懷廣泛、反省深刻、影響深遠,他們身為歐陸白種男性的同質性,仍不免限制他們對某些議題上的關注或導致特定論點背後的偏見(例如種族、性別及社會實作方式);他們立基在19世紀歐洲社會之觀察而提出的理論,若想直接應用到今日深受美國(學術)霸權或發展模式影響的本地社會,有時讓人覺得似乎中間少了一點什麼來架接。我認為,閱讀早期美國社會學理論發展,有助於搭起這座橋梁(你也會發現,四大家中某些的想法在美國特別能開花結果);同時因美國獨特的人文地理環境及政經背景,也能幫助同學自然形成比較視角,省思「四大家式的古典社會學」的限制。因此,本課程希望在課程後半段加入美國早期社會學家的著作或回顧式分析,思考微觀互動、性別、種族、行動介入等如何出現在早期社會學家的思考裡,同時反省社會學理論與實務、學術寫作與面向社會的寫作、理論家自傳性經驗與理論構思之間的界線及關聯;據此,增加本課程的多樣性、延續性及比較視角。
 

課程目標
1.對古典社會學家及理論有更深刻的認識
2.習得賞析經典的能力
3.能連結理論家彼時彼地的關懷與現下本地社會的議題,為打造更好的研究計畫做準備
 
課程要求
1.我將刻意減少閱讀份量至每週約為中文80-100頁以內,若為英文則在60頁上下(具體的閱讀範圍,將在前一週課堂宣佈)。希望藉此讓大家把精力,放在仔細分析理論家的論證,以及思考與自己研究之關係上。

2.理論課不是打高空的讀書比賽,而是希望提供一個平台,大家共同討論、來回思辨下,一起協力釐清文本,思索如何連結彼時彼地與現時本地社會,為打造更好的研究計畫做準備。

3.主動積極參與課堂提問及討論,友善向他人提供建設性的意見。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待補 
參考書目
待補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三次反思比較報告 
35% 
撰寫方式將在課堂上解釋 (主要目的在訓練大家,「合理」且反思地應用理論觀點,來分析自己關注經驗現象) 
2. 
每週Memo 
35% 
每週需根據撰寫1000字左右的Memo,以自己的方式簡述你對該週讀物的理解並回應之。內容應包括(1)給予定位該研究在整個領域中的位置或系譜,並簡要梳理出作者的研究取徑及貢獻(2)對作者的方法、分析視角、論證及規範性立場予以評述(3)帶入其他古典社會學家,與該週作者進行意念上的對談,比較他們對於特定議題的論點之差異,並解釋是何造就了該差異(4)提出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5)(要或不要皆可)帶入本土或其他比較例子反思,也可以與你關懷的議題對話。每周日過午夜以前,必須在Ceiba上傳(若無充分理由,遲交不記分!!)。 
3. 
課堂帶領導讀 
20% 
每週需有兩位左右的同學分擔摘要報告的工作,時間共約30分鐘內即可;摘要內容,希望能清楚指出理論家的主要論點、論點推進的過程、背後的重要預設,及核心對話對象。你也可以補充該書寫作脈絡,社會學家的生平,或當時的歷史時空等。 
4. 
課堂參與 
10% 
本課程並不點名,但你的出席數自然會影響發言次數。發言不只重量,也重質(是否在正確理解文本的基礎上?是否有邏輯、有道理?是否能引發進一步的思考與辯論)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13  課程介紹

請事先閱讀 Stinchcombe, Arthur L. 1982. Should Sociologists Forget Their Mothers and Fathers? The American Sociologist 17 (Feb.): 2-11  
第2週
9/20  Marx-異化勞動與歷史唯物論

1.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節選〉,出自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頁39-53。
2.馬克思,〈德意志意識型態〉,出自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頁62-102。
 
第3週
9/27  Marx-歷史分析及階級鬥爭

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出自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頁579-689。

比較:Weber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第4週
10/04  Marx-勞動、價值、商品與貨幣

Marx, Karl (2000) Capital, in McLellan, David (ed.) Karl Marx: Selected Writing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458-520.

比較:Simmel貨幣哲學:報告同學請讀Simmel, G. (1971) Exchange, in D. N. Levine (ed.) Georg Simmel: 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p.43-69.  
第5週
10/11  Durkheim-社會的進化及新秩序之形成

涂爾幹 (Durkheim, Emile) (2000)《社會分工論》,渠東譯。北京:三聯。第一卷六、七章。第二卷第五章。第三卷、結論。

比較美國早期的Spencerians:Calhoun, Craig (ed.). 2007. Sociology in America: A History.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第二章。 
第6週
10/18  Durkheim-社會的瀰化及內化

Durkheim, Emile (1995) The Elementary Forms of Religious Life. Translated by Karen Fields. New York: Free Press. Introduction, Book 1 Chapter 1, Book 2 Chapter 6-8. 
第7週
10/25  繳交反思比較報告1  
第8週
11/01  Durkheim學派的崩潰與復興

牟斯 (Mauss, Maurice) (1989)《禮物:舊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功能》,汪珍宜、何翠萍譯。台北:遠流。 
第9週
11/08  Weber-在實證主義與「歷史學」之間

韋伯 (Weber, Max) (2013) 〈社會科學的與社會政策的知識之“客觀性”〉、〈在「文化科學的邏輯」這個領域的一些批判性研究〉《韋伯方法論論文集》,張旺山譯,台北:聯經。頁171-326

比較:上週涂爾幹的方法論立場。 
第10週
11/15  校慶停課 
第11週
11/22  Weber-詮釋社會學。

韋伯 (Weber, Max) (1993)《社會學的基本概念》,顧忠華譯,台北:遠流。

比較:舒茲 (Schutz, A) (1991)《社會世界的現象學》,第四章,盧嵐蘭譯,台北:桂冠。頁163-187。 
第12週
11/29  Weber-菁英間正當性的爭奪

韋伯 (Weber, Max) (1993)《宗教社會學》,康樂、簡惠美譯,台北:遠流。頁1-106。

比較:涂爾幹的宗教分析取徑 
第13週
12/06  繳交反思比較報告2 
第14週
12/13  Simmel-都市研究與人群流動

Simmel, G. (1971) “The Stranger” & “The Metropolis and Mental Life”, in D. N. Levine (ed.) Georg Simmel: 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p.143-149; 324-339.

比較 (美國社會學的選擇性繼承與應用):Levine, D., Carter, E., & Gorman, E. (1976). Simmel's Influence on American Sociology. I.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1(4), 813-845. Retrieved from http://www.jstor.org/stable/2777598; Donald N. Levine, Ellwood B. Carter, & Eleanor Miller Gorman. (1976). Simmel's Influence on American Sociology. II.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1(5), 1112-1132. Retrieved from http://www.jstor.org/stable/2777557  
第15週
12/20  Simmel-社交性與人性倫理

Simmel, G. (1971) “The Poor” and “Sociability”, in D. N. Levine (ed.) Georg Simmel: 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p.150-178; 127-140.

比較:舒茲 (Schutz, A) (1991)《社會世界的現象學》,第四章,盧嵐蘭譯,台北:桂冠。頁188-241。 
第16週
12/27  Mead-實用主義的追尋與本我的突進

1. 米德 (Mead, G.),《心靈、自我與社會》(有繁簡體譯本) 第三章
2. Calhoun, Craig (ed.). 2007. Sociology in America: A History.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第六章前半。
3. Shalin, Dmitri (1988) G. H. Mead, Socialism, and the Progressive Agenda,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3: 913-951. 
第17週
1/03  種族與學術:Du Bois、Park與Max Weber

Morris, A (2015) The Scholar Denied: W. E. B. Du Bois and the Birth of Modern Sociolog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Intro., Chapter 1, and 4-6. 
第18週
1/10  繳交反思比較報告3